您的位置:首页 >公益活动>科技活动>详细内容

科技活动

传播科技 共享未来 ——江北新区开展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0 13:18:3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第三十三届科普宣传周活动于5月22日至28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活动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江北新区少年宫邀请多名科学家、科普专家提供助力,来到我们江北新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

  5月17日,南京晓庄学院张李阳教授应邀来到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为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奇妙的蘑菇世界》。张教授从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菇类入手,为大家介绍了蘑菇的种类和作用,同时告诉同学们什么是食用菌。之后,为大家介绍了冬虫夏草与北虫草的功效和区别,此外,张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灵芝的历史、种类和功效并展示实物,例如灵芝中最具药用价值的是赤灵芝、紫灵芝,而鹿角灵芝、松针灵等其他品种的灵芝只具有观赏价值,食用灵芝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讲座现场,张教授与学生们交流互动,同学们踊跃回答张教授提出的问题,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此次活动,南工大实小的学生了解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科学知识,开阔了的眼界,拓宽了知识面,心中埋下了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到食品安全,很多人想到食品添加剂,立马会谈虎色变,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它会不会损害我们的健康?2021年5月24日,南京晓庄学院扶庆权副教授为葛塘小学五年级师生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科普讲座,为师生揭开了食品添加剂的真实面纱。扶教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入手,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认识我们平时可能遇到的食品添加剂。然后借助可乐、方便面、饮料等生动形象地解释了食品添加剂并非大家印象中都是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在大生产、大流通情况下,没有食品添加剂是不行的,食品添加剂是可乐、果冻、冰激凌、口香糖、油等食品中必要配料。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一些食品添加剂如叶黄素、番茄红素还具有保健功能。最后扶教授指出:食品添加剂是用来制作物品的,不是用来直接吃的、喝的。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使食品更丰富、安全、健康、美味,有益无害,但是不能滥用。通过扶教授的科普讲座,全体师生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食品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不能过量使用,要懂得运用它的优势为我们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生活。

  5月25日下午,扬子三小来了一位科学博士,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所研究员、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学专家冯伟民。冯博士给大家带来了一道科学大餐——《揭开恐龙化石密码》,冯博士是古生物研究的专家,他博闻强识,借助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课件,和大家分享了对恐龙化石研究的成果。他讲解生动,娓娓道来,紧紧地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家兴趣盎然,听得专心,看得专注,和科学家积极互动,回答了冯博士提出的许多问题。

  冯教授用极精练的语言从地球的起源讲起,讲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然后引出中生代的主角——恐龙。接着他讲了恐龙生存的地理背景、恐龙出现时的生态背景及恐龙化石的发现。围绕恐龙化石,冯博士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恐龙的骨骼化石、足迹化石、蛋化石、牙齿化石、羽毛化石、皮肤化石、排泄物化石。他引导同学们去了解恐龙的化石,通过破解化石密码,获取有关恐龙的丰富信息,从而了解恐龙的精彩世界。最后,冯博士说,恐龙在白垩纪灭绝了,它给我们的启示很多:恐龙的灭绝令人扼腕叹息,但又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没有恐龙大灭绝,就没有今天包括我们人类的哺乳动物的新世界;环境巨变埋葬了恐龙,人类应引起警惕,认真对待地球环境污染的问题……冯博士的讲座生动、新奇、有趣,富有启发性。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同学们仍沉浸在远古的世界中,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纷纷表示:今后要多读读科学类的书籍,多观察,多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5月26日,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扶庆权博士来到了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作主题科普报告《生活中的趣味科学》。扶教授通过一个个精妙的小实验,带领孩子们探究生活中碳酸饮料的秘密,玩转颜色小实验。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成就了可乐火山、可乐喷泉、紫甘蓝变色的秘密、淀粉变脸、彩色鸡尾酒。每一个小实验都让孩子们惊奇不已。从可乐制作火山大爆发,到碘的显色反应实验,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让我们惊叹不已。扶教授的讲座内容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从许多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里提炼出精彩的科学问题,跟我们科学课上的知识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解读“什么是科学”,“生活中怎样运用科学”等问题。一个多小时的活动,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孩子们意犹未尽,收获满满。有趣的实验、专业的解读,让孩子们爱上科学、迷上科学。扶教授还提醒我们,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来,“知行合一”才能体会到科学的魅力。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吧!

  5月26日下午,江苏省天文学会会员、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樊莉平老师来到柳袱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探索太阳系关爱地球村》的精彩天文讲座。讲座中,樊老师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动人心魄的音视频,讲述了太阳系的各行星与地球的关系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情感真挚,樊老师带来的真实陨石,更是把讲座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被激发,尽享精彩的“天文盛宴”。本次活动是一次有趣而美妙的科普知识之旅,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许多天文知识,还亲手触摸到陨石,体验到宇宙魅力。5月26日下午,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李梅博士来到河西中学,给大家介绍《诗经》中的植物,以大量的图文实例向学生们阐明没有植物则无以成诗的观点。然后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说明《诗经》中经常出现植物的原因:植物的功用和花语的出现。介绍了历代诗词中出现最多的植物——柳、竹、松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带领学生们了解植物学知识并感受诗词中属于植物的真、善、美、趣,深入浅出地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将课堂气氛引向高潮。由南京中山植物园给学生带来的《自然教育活动体验》让学生们声临其境眼界大开,科技团队里的演示老师提前在数米长的绿化带里摆放一批仿生小动物,包括蚂蚱、蝴蝶、蚂蚁等,颜色与泥土或植物接近。参与活动的学生们集中注意力、依次仔细寻找,直到找出所有的仿生小动物为止。李梅博士亲切幽默的讲解,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植物学的兴趣,并让他们从诗歌中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植物学知识,拓展了视野。(供稿:黄宇  审核:陈浩娥)

1bed15990b6e49bda42734f6b68fab5c.jpg

46959eb037ac4a27a7c8d6c6b302c1ea.jpg


【打印正文】